您现在的位置>>  协会动态

10月20日,由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天坛卒中学院主办,华润赛科承办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系列教育项目(SENSE)暨盐城市神经病学论坛在盐城市隆重召开。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高阳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对与会的各位嘉宾、同道表示热烈欢迎。盐城市医学会卜云秘书长、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李大林、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王少石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新生教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浒教授等多名神经病学专家同道出席本次会议,多位专家分享了最热点、最前沿的学术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学术报告


Session1主持人:左其龙教授、钟建国教授、赵国祥教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王少石教授作了主题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的报告。“23年来,Rt-PA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溶栓,从基础理论到血管再通、血液再灌注以及影像和介入等各方面都值得更多的临床医生去思考。”王少石教授指出,“组织化卒中医疗系统(Organized Stroke Care)应包括:院前卒中医疗(EMS)、卒中单元、卒中中心、远程卒中系统、医疗质量评测和改进。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卒中组织化管理、卒中急救标准和流程、Rt-PA溶栓规范和实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影像学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起到引导作用。”关于动脉取栓治疗的进展和思考,王少石教授分享了2015年发表的5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能显着改善预后。最后,王教授强调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无数的探索,医学的进步更需要无数的沉淀。”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新生教授分享报告:《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张志勇教授分享了主题为《急性前循环串联性病变血管内治疗的研究现状与思考》的报告。“急性前循环串联性病变泛指颈内动脉颅外段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伴随时同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包括ICA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和/或M2段、大脑前动脉A1段)。不同研究采取的执行标准不一,一般我们所常指的急性前循环串联性病变是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同时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前循环串联性病变的发生率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中占约18%-32.2%。急诊血管内治疗能快速有效开通闭塞的脑大血管,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张志勇教授指出,“有多个研究报道对串联病变行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成功性,但对于串联病变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最佳策略仍有待探讨。对于狭窄较重需要进行支架植入维持血流的患者,操作顺序也有差异,先球扩后支架植入还是先行取栓,具体操作方式以及取栓策略应结合具体病变、手术材料及操作经验行个体化选择。对于颈动脉串联病变急性期是否放置支架仍有争议,主要权衡的是支架置入后出血和在闭塞的风险。”


Session2主持人:吴昌龙教授、陈东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志强教授分享报告:《拟综合医院外科围手术期卒中风险评估及处置》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周俊山教授分享报告:《卒中中心建设实践与展望》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徐高峰教授分享报告:《复杂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


Session3主持人:乐永平教授、李东海教授、孔凡平教授、吉亚军教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田向阳教授分享报告:《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宿迁市人民医院张雪玲教授分享报告:《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蔡增林教授分享报告:《斑块、狭窄与卒中》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孙士富教授分享报告:《如何通过多模影像检查精准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


Session4主持人:王军教授、孙鼎明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付建辉教授分享了主题为《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出血风险评估及再次抗栓策略》的报告。“抗栓治疗可以使卒中复发率降低约25%,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但抗栓治疗较安慰剂相比出血几率增加1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进一步升高。MATCH、CHARISMA和SPS3研究均提示:长期双抗治疗增加出血风险二不减少复发风险。”付建辉教授指出,“再次抗栓策略:停止或减少抗栓药物剂量不可取;可以加服PPI;根据病因,尽量使用单抗或缩短双抗的时间;更换出血风险更低的药物。”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高阳教授分享报告:《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磊教授分享报告:《疑难病例讨论一例》

SENSE血管性认知障碍系列教育项目暨盐城市神经病学论坛成功召开
作者: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11-30 14:40:44
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 官网